睡了两天两夜,家里两个半的病人。在昏睡、起床、昏睡的循环中,又看到大S离世的消息,于是打算更换之前准备好的题,打算写到哪是哪。这几天在频频思考,对生命的耐受度。
明年我......
很久不见!2025年好!先公告一件比较重要的事——
这个专栏已跟小报童申请,变成买断制啦!也就是付款一次,只要我继续写,就能一直免费阅读。已经支持我(目前在订阅中)的亲友们,都自动转成终身用户,不会再有额外的支付了。如果有缘有新的读者,会提价至77元买断。
然后以下,是关于调整专栏付费模式的原因,及新的写作计划(设想)。
由于我本年第四季度,工作和学习量激增,无法保证周更的频率,一度让我很焦虑。虽然我知道第一批支持我的亲友都能理解我,并不会催促,但对于按季度和年度订阅的模式来说,时间就是金钱, 而这种无法按时履约的愧疚,会转化成自我批评,产生内耗。
另一方面,为了能按时履约,在下半年时,我会为了寻找选题而有“硬凑”的感觉。这种状态下写出来的文章,虽然也是真诚的,但因为精力有限没有经过打磨的文字,会让我有种“为了写而写”的上班感,感觉失去了写这个专栏的意义。而这个专栏的存在,本身是为了我和读到的人都能放松下来,有更松弛的视角,去发现生活里可能被忽视的细节。强行凑,会让这个专栏的意义消失。
大方向不会改变,我依然还是想能继续—— 寻找轻松生活的解决方案,提高和训练玩商。只是2025年,想在分篇选题的写作时,能更深度一点,能有更多的时间去寻找更多的素材填充视角。
以及,有在考虑减少单篇的篇幅,能更“系统化”的写作。比如是否可以有——自然系列、常见游戏系列、关系松弛系列等,在一个系列里深耕,让每个系列自称一个“专题”的感觉。
而以上这些设想,都需要花时间阅读书、文章去实现。比如2024年我觉得比较接近于我理想状态的文章——
前提是需要至少阅读完一本书,“生活资源”那篇是需要经过听不同期播客、寻找不同分享贴子后整理而成。如果为了赶时间,会留下“没有说透”的遗憾,泛泛而说对读者也不公平,不过是制造了又一篇信息垃圾。
为了感谢第一批亲友的无条件信任。
在没有一定量的文章时就愿意付费,这份信任之下,我能做的就是之后持续用更多的思考和输出,以及跟新订阅用户比更优惠的价格来换。
但愿2024年写下的45篇内容里,能有一句话曾小小有过启发就够。
至少会保证月更。力所能及的情况下(2025年我在读的心理学也会于10月毕业,后期的学习也会比初期更从容),会随时掉落更新哒。
写小报童,并能拥有不多但非常珍贵、信任的亲友,是2024年对自我的一次重启。这份能量在过去的许多时刻,消解了我的自我怀疑。真的很谢谢,陪我重建自我的内核。
以上,2025年,我们继续相见!祝大家新的一年,依然闪耀。
这篇分享,大部分内容来自看到一篇有趣文章的翻译,但我会在中间穿插自己的理解,再一次换一种行文节奏试试:)
对于很多人来说,每年这个时候是......
早上刷张静初,看到她说如今自己的生活就是一个桌子四条腿——饮食、冥想、运动、读书,她说只要四条腿都稳稳的扎在那,人就会踏实。非常精准,这就是姐姐曾经说过的,给日子里扎几个锚点,就不......
我的狗把别人咬了,这是最近发生的比较糟心的事。
那天我挺着闪了的腰,陪着被咬的人从晚上7 点一直打狂犬疫苗、免疫蛋白、破伤风针到晚上12点,花......
今年开始越来越在意自己是不是擅长休息,因为岁数上来后,身体会很直白的呈现给你一个事实——如果休息不好,抵抗力会急剧下降。但休息的价值好像一直被低估,甚至大多数时候被视为......
最近这段时间在研究如何打破信息差,能找到一些让日常生活更便利、更好玩的渠道和资源。比如日常社区里有哪些能蹭的服务?有什么低成本出国玩的项目?还有哪些方式是可以让本都市牛......
发现我坚持最久的一个习惯,是走路溜达,而且是无痛坚持,每天。
我可能天生就是一个街溜子?因为我不仅从20多岁开始的日常工作需要到处......
65岁退休已成定局,意味着人类会活得越来越长寿成为现实,有不少如迈克尔·罗伊森等国外学者提出“不老时代”来临了。虽然还没到那个马上要面对的年纪,但我们可以提前做好哪些准......
简单粗暴,这周想聊“搞钱”哈哈。本文会提到一些有趣的攻略——“MVP 原则”“使用COMBO 技能”“花钱买别人的时间其实更划算”。
应该也不算跑题,一个......